作为一名深耕企业团建拓展领域的策划师,我始终相信,一场优秀的团建活动不仅能打破团队隔阂,更能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成员反思日常协作中的痛点。今天,我想通过**“管理七巧板”**这一经典拓展项目的实战案例,分享我们如何帮助企业客户在趣味挑战中发现问题、凝聚共识,最终实现团队效能的跃迁。
某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研发部门找到我们时,提到团队存在“跨组沟通效率低”“资源争夺内耗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一需求,我们为其定制了以**“管理七巧板”**为核心的半日团建方案。该项目通过模拟企业资源分配与协作场景,将抽象的“团队协作”转化为具象的拼图任务,让参与者在角色分工、目标碰撞中直面真实管理困境。
1. 规则设定:
将30人团队随机分为7组(每组代表一个部门),每组获得部分七巧板卡片和任务书。
核心目标: 所有小组需在40分钟内完成总分1000分的任务;
隐藏机制: 只有3组任务需要跨组协作才能完成,而部分小组的七巧板资源存在重复或缺失;
角色分配: 设定1个“领导组”掌握全局任务信息,其余为“执行组”仅知晓本组任务。
2. 观察视角:
作为教练团队,我们全程记录以下关键点:
信息传递:领导组是否主动统筹全局?
资源调配:是否存在“囤积资源”或“无效竞争”?
目标认知:成员是否意识到“总分最大化”优于“小组成绩”?
第一阶段(0-15分钟):混乱与割裂
各小组埋头拼图,频繁出现“重复拼同一图形”;
领导组因缺乏权威性,未能有效传递任务优先级;
资源争夺激烈:“我们组缺蓝色三角板,但他们不肯交换!”
第二阶段(15-30分钟):觉醒与破局
某小组发现任务书中的协作线索,开始主动询问其他组需求;
一名工程师提出:“我们应该共享所有七巧板,按任务难度分配!”
领导组终于召集全体会议,但时间已消耗过半……
最终结果: 团队总分仅620分,远未达成目标。成员们陷入沉思:“明明每个人都很努力,为什么结果不如预期?”
1. 目标共识偏差:
“执行组只关注自己的任务书,却忽略了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这直接对应企业中长期存在的部门KPI与公司战略脱节问题。
2. 信息孤岛之痛:
“领导组掌握全局信息却未建立沟通机制,执行组在黑暗中摸索。”复盘时,研发总监坦言:“这和我们的项目需求同步滞后如出一辙。”
3. 资源整合思维:
通过计算发现:若各组第一时间共享七巧板,理论得分可达1400分。财务主管感慨:“我们总抱怨预算不够,其实资源利用率才是关键。”
4. 隐性领导力觉醒:
主动提出资源整合方案的工程师被推举为“临时指挥官”,这正是我们在职场中亟需的“非职权影响力”范本。
“比传统培训更震撼!”这是客户HR总监的总结:
技术骨干意识到“闭门造车”的局限性;
中层管理者开始制定跨部门沟通SOP;
高管层重新审视绩效考核机制。
3个月后跟进数据显示: 跨组需求响应速度提升40%,月度项目延期率下降28%。
若您的团队也存在以下症状,管理七巧板将是绝佳的解药:
✅ 部门间存在隐形竞争壁垒
✅ 员工局限于执行层思维,缺乏全局观
✅ 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内耗
我们提供定制化版本:
管理七巧板的魅力在于——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创造一个安全的“试错空间”,让团队在冲突中自省,在协作中重建信任。正如一位参与者在总结时所说:“这60分钟暴露的问题,比过去半年的例会都深刻。”
如果您希望团队突破协作瓶颈,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基于企业真实痛点,设计**“有趣、有料、有结果”**的团建解决方案,让每一次拓展都成为组织进化的里程碑。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旅行式团建、培训式团建、主题式团建、策划式团建、体育式团建、户外式团建。起赢培训不断追求团建产品创新与服务超越,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与创新力的团队建设品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