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活动专家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专题培训

人民至上•十五五规划•伟大复兴

课程背景】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 是两股重大的历史潮流的聚集:一是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人类正在经历自工业革命以后最重要的一场数字经济带来的重大变革。

全会指出,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全会指出,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加大欠薪整治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会议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全会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课程大纲:

一、会议背景:大变局时代宏观视角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1、正确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

(1)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

(2)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5)污染治理;

(6)精准脱贫;

2、正确理解伟大复兴和中国崛起是国运之必然

(1)中国经济观察的三个视角:外部与内部、宏观与微观、短期与长远

(2)中国崛起的内在逻辑:1949 年以后九次国运

(3)冷战的中国红利:从中国力量到中国声音

(4)金融是国家安全: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3、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2)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大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3)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要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挥经济龙头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五五”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1、关于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判断

(1)“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2、“十五五”六大原则、统筹安全观及实现路径

(1)六大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

(2)统筹发展安全观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国家安全屏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3)战略部署及四个实践路径

区域协调与乡村振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释放内需潜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

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关键字

(1)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及数据要素

(2)国企改革:国企专注主体主业,发展民营经济及外资经济

(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建供销体制、农村土地改革及财税金融改革

(4)高质量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功能性产业政策调整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高水平开放:以一带一路对切入点的制度转型和人民币国际化

4、从“六个必须坚持”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理论创新要站稳人民立场,形成为人民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回应人类共同关切,既立足中国实际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

(3)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以独立自主精神解答中国问题,避免照搬他国模式

(4)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上,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推动时代发展

(5)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民生痛点等,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6)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优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2025 经济运行及对四中全会的三个正确理解 

1、对 2025 年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宏观预估

(1)五大消极因素

因素之一:全球贸易结构碎片化

因素之二:地产为核心的消费复苏缓慢与消费信心不足

因素之三:地方政府隐形债与投资能力不足

因素之四: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因素之五:超发的货币与失效的货币政策

(2)四大积极因素

因素之一:中美旧金山会晤为中美之间缓和的关系可能带来想象空间

因素之二:第七轮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部分产业进入主动补库阶段

因素之三:以超大内需为孵化体的科技产品全球竞争力增强(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因素之四:财政赤字率和宏观负债率的底线突破带来更大的财政刺激操作空间

(3)三个动能驱动

第一个动能:消费温和反弹

第二个动能:先进制造业及政府对基础建设等固定资产的投资

第三个动能:一带一路推动下的出口动能(政治经济双重影响力)

2、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哲学递进

(1)《中国制造 2025》的路径正义

解读:中国制造 2025 “一二三四五五十”的国家战略

(2)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3)深化理解生产资料由实体资本向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转变

(4)数据要素成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

(5)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以技术突破为核心的弯道超车

案例:《三体》与技术爆炸

3、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双重选择

(1)崖山之战、永历殉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2)从两个确立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和哲学内涵

(3)从国际共运盛衰看中国共产党的十条历史经验

4、正确理解党的自我革命:改革落地有声的最后一公里

(1)狠抓落实,持续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

(2)驾驭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盯住重点,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

(4)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关于我们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旅行式团建、培训式团建、主题式团建、策划式团建、体育式团建、户外式团建。起赢培训不断追求团建产品创新与服务超越,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与创新力的团队建设品牌。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底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