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
员工全面激励管理
【课程背景】
员工激励始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议题,也是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试金石。
✅ 从组织层面来看,企业在面对员工激励尤其是知识性员工的激励问题时,普遍存在以下的激励困境:
1.激励手段单一化:过度依赖薪酬、奖金等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的长期价值,导致激励效果短暂,薪酬竞争力不等同于长期留任保障。
2.需求匹配不足:新生代员工(如“95后”“00后”)更重视成长空间、自主权及认同感,传统激励模式无法满足其多元化需求。
3.成本与效果失衡:大量的调研报告指出,企业内部的员工普遍对公司的激励政策不满,更多的员工认为激励缺乏针对性,企业投入难以转化为绩效提升。
✅ 从管理者的层面而言,在日常的员工激励过程中,对类似的管理困惑都有体会:
薪酬是员工离职的最主要原因吗?
管理者面对下属企业应该倡导“以人为本”?
涨工资一定会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吗?
当员工的报酬超过自己的付出和预期时,员工会感觉自己占了便宜有所内疚、并更加投入工作吗?
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调查有意义吗?
员工的负向激励是必须的吗?
员工应该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
除了升官发财,管理者还有哪些激励手段?
新生代员工(95后、00后)的激励要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下属不缺钱,管理者怎么激励他(她)?
……
根据2024年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73%的员工离职主因并非薪酬,而是 “感受不到成长动力” 和 “缺乏即时认可”。而在不同的组织类型中,国企的员工激励尤其应重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一方面国企的薪酬激励资源是有限的(工资总额管理、国企负责人的薪酬天花板等),另一方面非物质激励又是每个管理者提高领导力的必由之路,管理者对激励艺术的驾驭程度,直接决定了组织能否从“人力成本”迈向“人力资本”的价值跃迁。
本课程将围绕着“ 激励效能 = (正向激励+负向激励) × 公平感 × 及时性 + 非物质激励的杠杆作用”的核心要素,系统讲解员工激励的底层逻辑和实操工具,旨在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可落地的激励体系,破解人才管理困局。
【课程收益】
✅ 认知升级:
突破“激励=发钱”误区,掌握“物质保障+非物质激励”的双轮逻辑
✅ 工具落地:
带走3类可直接应用的激励工具箱:
物质:理解薪酬激励的逻辑和作用机制,提升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非物质:提供7项非物质激励的工具和模版,现学现用
融合:针对不同的员工主体,设计全面激励模型
✅ 效能改善:
通过全面激励手段,帮助管理者实现:
推动员工的目标达成效率
降低员工的主动离职率
管理者的领导力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课程对象】
企业中基层管理者、HR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模块一】:员工激励的起点
1.1 企业生存的核心命题
企业经营的核心逻辑:业绩=生存权,持续增长=激活人
现实困境:
资源有限VS人才保留
高投入≠高绩效
分配依据缺失→满意度陷阱
员工激励的解决路径:人力资源价值链(创造→评价→分配)
1.2 激励问题的起源:人性假设
X/Y理论的人性假设:
X理论(管控):逃避工作→需监督
Y理论(自主):自我驱动→需赋能
人性正态分布模型:
常态:合法利己→ 下限:处罚损人利己 → 上限:鼓励无私奉献
管理启示:理解人性、顺应人性、引导人性
【模块二】:员工激励的内涵和物质激励的提升措施
激励效能= (正向激励+负向激励) × 公平感 × 及时性 + 非物质激励的杠杆作用
2.1 激励、动机与需求的关系
调动积极性→推动绩效目标达成
需求(内部渴望)→ 动机(行动驱动力)→ 行为→目标
2.2 动机二元论:内在动机 vs 外在动机
引导案例:个体的学习动机(内在、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自我驱动):兴趣、成就感、成长感
案例:自我成长感的内驱力
外在动机(外部刺激):奖金、晋升、惩罚
风险:过度依赖导致的“行为异化”
实证数据:
内在动机主导者长期绩效提升2.8倍(教育/职场)
最优结构=60%内在激励+40%外在激励
2.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消除不满):薪资、环境、人际
缺失导致不满,改善仅防止消极
激励因素(提升满意):成就、责任、成长
驱动积极性,激励因素满足提升满意度
管理启示:避免“唯保健因素”,需双轨并行
2.4公平理论的四维落地
公平维度:
外部公平
内部公平
自我公平
公平感知: QP / IP V = QX / IX
薪酬的支付依据:岗位、能力、绩效、市场
2.5 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平衡艺术
引导案例:个体的健身动机(正向激励VS负向激励)
正向激励(引导期望行为):
案例:薪酬模式对比(A方案“干好奖励” vs B方案“干差扣罚”)
负向激励(抑制不良行为):
员工考勤实验:混合模式(正负结合)缺勤率最低
使用禁忌:避免公开羞辱/合法扣款上限
动态适配: “负向激励是点火器,正向激励是永动机”
80%正向激励+20%负向约束
重复性任务→强化外在激励
创造性任务→激活内在动机
组织实践案例
国企改革:破除“劣币驱逐良币” :
三能机制: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
华为活力引擎: 阶段性变革(集体辞职→内部创业);奋斗者文化+末位淘汰
2.6 薪酬激励的三元悖论
给员工发钱即是科学也是艺术
薪酬要素激励性分析:
工资、福利→保健因素(固定保障)
奖金→关键激励因子(需满足:非普发/非固定/挂钩绩效)
案例:海底捞师徒制(徒弟子店分成>自店分成)
课堂思考:薪酬三要素(工资、奖金、福利)对员工而言是否具有激励性?如何提升薪酬的激励性?
【模块三】:非物质激励的七种工具
为什么要重视非物质激励?
国有企业的薪酬资源有天然约束;
薪酬的激励效用的局限性;
非物质激励是每个管理者提高领导力的必由之路;
工具1:工作内容激励
理论基石:哈克曼的工作特征五要素模型
(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反馈)
四维落地策略:
工作轮岗--> 打破枯燥
工作丰富化--> 增加责任
弹性机制--> 时间+空间的自主性
绩效反馈 --> 即时认可
工具2:目标激励
德鲁克观点:“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员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双轨目标制设计: 基础目标(安全线)→ 挑战目标(野心线)
三个关键点:
挑战性目标设置
员工参与目标制定
可视化追踪
工具3: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的作用机制
稀缺性
公开性
荣誉体系三要素:
奖项设计
评奖流程
表彰宣传
标杆案例拆解:
华为:金牌个人(1%比例)+蓝血十杰(管理界奥斯卡)
阿里:五年陈戒指+工牌颜色司龄体系
H公司的荣誉激励体系
工具4:关爱激励
组织关爱清单
领导关爱清单
即时关爱清单:
关键人生时刻介入
15分钟咖啡时间(非工作沟通)
案例:F公司的关爱体系
工具5:认可激励
科学依据:罗森塔尔期望效应实验
落地三板斧:
行为-价值双挂钩法(具体行为+关联价值观)
即时可视化激励(附小七彩币体系)
同伴互认机制(逻辑思维节操币)
工具6:发展激励
职业发展三阶引擎:
通道设计-->华为五级双通道
资格认证-->“照镜子-搭梯子-考驾照”
培养体系-->中粮晨光班“532”模型
能力发展提升公式:
能力成长=50%实战(轮岗/项目)+30%向他人学(导师制)+20%培训学习
工具7:游戏化激励
心流理论应用:
明确目标(58同城世界杯PK赛)
即时反馈(BUG悬赏排行榜)
适度挑战(字节跳动KR游戏化)
设计要点:积分/徽章/排行榜(PBL)三要素
新生代员工(95/00后)激励:动机结构:70%内在动机(兴趣/意义)+30%外在激励(即时反馈)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旅行式团建、培训式团建、主题式团建、策划式团建、体育式团建、户外式团建。起赢培训不断追求团建产品创新与服务超越,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与创新力的团队建设品牌。
查看更多